close
本來在竹東社大學粉彩與粉蠟筆繪畫,可是我每次都遲到,畫不到兩小時就下課了,而且社大收費便宜人數也多,所以感覺老師沒啥在教,學不到太多理論與技巧只好自己轉學到竹北社大,不過它沒有粉彩與粉蠟筆繪畫課程,只有基礎油畫,不過畫油畫應該也蠻好玩啦.
不管是哪種畫要畫的好除了一點點的天份外,剩下就是自己的練習,不過竹北社大的老師是藝大畢業的因此教學方式除繪畫技巧之外也講了不少他的繪畫經驗與色彩理論.算是個好老師啦,找一天去他的工作室瞧瞧.
第一堂基本理論與歷史,第二堂開始畫了,老師拿各種水果的照片給我們臨摹,只是水果那麼多不知道為何要我們第一次就畫香蕉芭樂,那根香焦還是根快要爛掉的香蕉. 不過我想這樣也好,有不同的感覺. 我第一天就把這根香蕉畫好了,同學看了都說"你的香蕉畫得真的很爛"不知是褒還是貶!! 第二次開始畫芭樂跟酪梨, 才發現芭樂真不好畫,同學這次評語是"你的木瓜畫的真好", 我咧...只不過是畫的大了點再加上顏色綠了點,質感滑順一點,有必要虧成這樣嗎?不過拿回家後,文平看了也說"你的木瓜畫得很像". 老師救命啊,我到底是要將錯就錯繼續畫木瓜還是慢慢修,把它改回它的真面目啊!!
俗語說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我不要畫芭樂得木瓜.還是決定慢慢把它修回芭樂的樣子. 畫畫之後發現其實作畫要除了要靜下心之外還要慢慢來,尤其是油畫,一層乾了再疊另一層. 古時候的日本人視作畫是一種享受,雙親健在的兒女作畫,就被視為不孝,往往被斷絕父子關係,好在這種現象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PS: 第一幅油畫完成了,芭樂粗糙的質感還是表現不出來,另外芭樂上的水滴也不好表現,還是慢慢來吧!
全站熱搜